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走进职教园 > 园区风光

“职教园建设巡礼”系列报道——享誉三湘的“人才孵化工厂”

人气:1694 文章出处:原创 发表时间:2020-07-28

株洲市职工大学(工业学校)跨越式发展纪实


这是一所充满魅力的学校,办校数十载不忘初心,校园里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朝气;


这是一座培育栋梁的学府,在创新发展中,以服装特色专业群异军突起,在全国各类技能大赛中连续多年摘金夺银,实现一次次精彩飞跃;


这是一家精益求精、奋发图强的“人才孵化工厂”,不断培育内生动力,以造就大国工匠为己任,为社会各界输出了大量高级技能人才。


这就是株洲市职工大学(工业学校)(以下简称市职大工校)。在2000年由株洲市职工大学与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合并组成,于2019年3月整体搬迁至湖南(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


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全国国防特色先进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首批湖南省示范性职业学校、首批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湖南省文明校园、2019中国职业教育百强学校、全国百强网站……


翻开株洲职教的发展史,市职大工校宛如三湘大地上一颗璀璨的职教明珠。作为全省服装专业开办最早的学校之一,该校更在省内中职学校中名列前茅。


就业“脚下有路”,创业“心中有谱”,升学“榜上有名”……近年来,该校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继续教育有希望”,以鲜明的专业特色,突出的内涵建设,构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以升学促就业的新途径;以特而精的卓越精神,成就了学校“卓越”的职教本色。


株洲市职工大学(工业学校)


田径运动场


党建工作促活力 

职场德育提内涵


从2010年到2020年,10年弹指一挥间。但对于市职大工校来说,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0年前,学校占地面积不过110亩,教职工220人,副高及以上人数55人,几栋不起眼的小白楼,狭窄的水泥路面,简陋的宿舍,在不少老师的印象里,“日子过得紧巴巴。”


如今,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翻了一番,建筑面积达11.37万平方米。走进校园,全塑胶运动场恢弘大气,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建筑令人惊艳,实训大楼内设备精良。200余名教职工中,双师型教师达135人,副高及以上职称92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30人,名师、大师工作室8个,在校学生3000多人,形成了以全日制普通中职教育为主体,成人大专、培训为两翼的发展格局。


区区一所中职学校,何以在短短10余年时间里由弱变强,在强手如云的职业院校中快速崛起?


“激发党建工作活力,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之路。”该校党委书记唐红敏微笑着给出了答案。


该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组织力提升为重点,以支部“五化”建设为抓手,将支部建在系部;通过“示范支部”及新进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三支队伍建设,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技能竞赛节、文明风采节、体育节、文化艺术节”,以及开展劳动礼仪课、实践体验活动,丰富德育载体手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中职学校来说,管理工作实属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因为相比高中,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差、学习意愿不强、不良习惯较多等实际问题。该校对症下药,推出“职场德育”,创建德育积分制,同时通过五声教育、七色主题教育等系列活动,提升发展内涵。


据了解,学校自主开发了“六位一体”学生智能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了学生管理“零漏洞”,在全省中职学校中独树一帜。将学生道德品质、文明习惯、学习态度、心理素质、奖惩情况等方面详细记载,进入学生“素质发展档案”。通过德育管理系统和德育积分制,让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该校党委班子紧紧团结在一起,全体教师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学校先后被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管理服务优质岗”“湖南省文明校园”“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株洲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文明风采大赛展演


以赛促教

带动技能“燎原”


中考后,“上普高”还是“上中职”,成为每个初中毕业生及家长的重要抉择。其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早已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对于很多中职学生来说,初中时期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在该校,记者却看到了一个个自信、阳光的学生。他们的自信,源于人人都有“绝技”。


“花朵的开放有早有晚,初中孩子成绩不好绝非不能成才。”唐红敏认为,各行各业需要大批科技人才,也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她坚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在她眼里,学校从籍籍无名的中职到如今成为省卓越校的过程,就是帮助一批批孩子找回自信。把一个个懵懂沮丧的孩子打造成昂首挺胸走出校门成为大国工匠的过程,同时也是树立行业标杆,让教育科研、校企合作等都能成为省内同类职校标杆的过程。

提升技能可不是“嘴上跑火车”,普高有高考,职校有大赛,该校制胜的法宝就是以赛促教。


学校利用技能大赛这块“试金石”,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注重在竞赛中培养学生职业精神、提升专业技能,将大赛辅导融合到日常教学中,全面提高师生技能水平。


该校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职服装专业赛项夺得国赛“四连冠”,连续8年成功承办湖南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服装项目大赛并荣获18个一等奖、14个二等奖、16个三等奖。2019年,该校6个项目在全国技能竞赛中共获得8个银奖4个铜奖,荣登教育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名单”奖牌榜,奖牌总数居全国第67名、全省第3名、全市第1名。


 该校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取得服装制作项目“四连冠”


同时,该校还积极推动教学教改,承办各类省赛、国赛集训,在全国文明风采大赛、省黄炎培创业大赛、全国教师信息化比赛等反映办学质量的赛事中,成绩均名列全省前茅。该校推出的《“基于职教新干线”的网络学习空间创新应用》课题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

副校长邓家飞表示,大部分竞赛项目要求解决较为完整的、有难度的、综合性强的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懂得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去解决问题,还锻炼了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经历了大赛磨砺的学生,则更是深受企业欢迎的“香饽饽”。


第三届全国中职学校服装毕业设计联合发布会上,该校学子大放异彩


中高职无缝对接

打通学历上升通道


“当时,孩子连高中都考不上,没想到通过对口升学拿到了大专文凭。”来自炎陵山区的李师傅开心不已,他的儿子顺利毕业并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中职学生学历低,是制约很多中职院校发展的瓶颈。该校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职业学校以升学促就业新途径,助力落实高职扩招政策,在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校际合作,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2014年,全省首个中高职衔接试点班在该校开班;2016年,全省首个普职融通班在该校设立;2019年,学校与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签约合作办学。此外,该校和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长沙航空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进行中高职衔接办学。


今年7月1日,省教育厅召开“全省五年制高职教育招生与培养工作座谈会”。会上宣布,该校与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合作五年制高职,设服装设计与工艺、电子商务、应用电子技术三个专业,秋季正式招录新生。这意味着,该校又构建了一座人才培养立交桥,就读于此的初中毕业生将走入上大学的快速通道。


一批批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相继从这里走出,或是跨入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或是用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成为各行各业中闪亮的繁星。据了解,该校90%以上的学生通过多种升学渠道,成功走入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


学生进行服装设计


老师手把手教学


凸显专业特色 

校企合作育人才


“没有特色,必然被社会抛弃;不对接产业,终究会被市场淘汰。”学校领导班子深谙,一定要设立特色鲜明、一流的专业,全方位对接产业、服务园区,方能在潮流中站稳脚跟,凸显职业教育的“爆发力”。


服饰产业是我市五大千亿产业之一,已纳入到株洲·中国动力谷“3+5+2”的产业体系中。该校服饰专业创办于1981年,2009年被确定为省级精品专业,近年来更构建了“专业+工作室+车间”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该校与上海热风、福建柒牌两家企业开展的校企合作冠名班


2011年牵头组建株洲服装职教集团,2013年成为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2015年挂牌“国家纺织人才培训基地-芦淞服饰产业园培训基地”,2017年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服装技能大赛和世界技能大赛服装项目省集训基地,2019年授予长株潭城市群职业教育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市职大工校一步一个脚印。


据了解,该校服装专业100%为“双师型”教师,涌现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琼,“劳模工作室”主持人唐伟,株洲市技术能手、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浪和唐秀英,湖南省优秀教师、市学科带头人曹罗飞等一大批优秀教师人才。2017年,刘琼名师工作室入驻企业,2019年,包慧婷大师工作室入驻学校。该校已形成了名师入企业,大师入学校的完美融合,实现“车间即教室,师傅即教师,工人即学生”。


一个又一个专业建在了“产业链”上,一个又一个专业实现人才精准供给。该校开启“三层对接”工程,学校对接地方产业、专业对接行业企业、教学内容对接职业岗位标准,紧密联系服饰生产销售、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行业。同时,充分利用服装专业的技术优势帮扶服饰企业,学校先后与60多家企业签订协议,联合开展校企合作一体化的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培训工作。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今年,香港服装学院院长周世康也慕名来校考察,洽谈合作事宜。


作为株洲市承担“服装裁剪”扶贫车间员工培训项目教学的学校,该校还积极响应国家打赢扶贫攻坚战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推进技能扶贫,服务地方经济。今年3月,该校与东莞互利时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的“服装裁剪”扶贫车间项目正式签约。


实训设备


为更好地推动株洲服饰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服饰产业品牌化、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局面,近期学校与株洲新芦淞集团正组建湖南新媒体与服饰产业学院,学院将打造“一院两区”,即云龙职大本部学历教育区和芦淞白关产教融合基地区。学院建成后,将充分发挥服饰教育为区域经济和地方产业服务的作用,实现服饰产教资源共享,促进专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优势互补。


悠悠湘水育人才,近万名实用型服装设计、生产、销售人才从该校走出,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5%以上,甚至出现多家企业争抢毕业生的盛况。从毕业生“就业难”到用工企业“抢才难”,市职大工校不仅实现了“乙方”“甲方”的身份逆袭,更用市场法则检验了“湖湘工匠”的“含金量”。

本文TAG: